【故态复萌的典故是什么】“故态复萌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意思是旧有的态度、行为或习惯再次出现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改变之后,又重新回到了以前的状态,尤其是那些不良的行为或习惯。
一、成语出处
“故态复萌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士之行也,有以自修,有以治人;有以守节,有以从俗。若其志不立,而心不正,则虽有贤才,亦不能为善。故曰:‘士无恒产,而有恒心者,惟圣人能之。’若其故态复萌,虽有善志,亦难为也。”
这段话的意思是说,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的志向和端正的心思,即使有才华,也难以行善。一旦“故态复萌”,即便原本有好的想法,也难以坚持下去。
二、成语含义
“故态复萌”中的“故态”指的是过去的老样子、旧习惯;“复萌”则是指再次出现、重新恢复。整体意思就是:旧的习惯、行为或状态再次显现出来,往往带有负面意义,表示一种倒退或反复。
三、使用场景
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行为、性格或习惯上的反复,尤其适用于批评或指出某人未能真正改正过去的错误或不良习惯。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故态复萌 |
| 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| 含义 | 旧有的态度、行为或习惯再次出现 |
| 用法 | 多用于批评或指出人的反复行为 |
| 近义词 | 重蹈覆辙、旧病复发 |
| 反义词 | 改过自新、洗心革面 |
| 使用场景 | 描述人行为或习惯的反复 |
四、总结
“故态复萌”是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成语,强调了人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顽固性。它提醒人们,真正的改变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坚定意志。只有不断自我反省和持续改进,才能避免“故态复萌”的情况发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