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清静经原文介绍

2025-10-06 06:42:34

问题描述:

清静经原文介绍,这个怎么解决啊?求快回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6 06:42:34

清静经原文介绍】《清静经》全称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》,是道教经典之一,相传为老子(李耳)所著。该经以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了“清静”之道,强调修道者应保持内心清净、无欲无念,从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。《清静经》虽篇幅短小,但内容精深,是道教修行的重要指导文献。

一、主要

《清静经》全文约300余字,分为三大部分:

1. 开篇点题:指出“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”,说明“道”的本源特性。

2. 论述清静之理:强调“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”,主张通过清心寡欲来回归本真。

3. 提出修行方法:提倡“遣其欲而心自静,澄其心而神自清”,引导修行者通过内观、调息、守一等方法达到清静状态。

二、《清静经》原文及释义对照表

原文 释义
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。 道没有具体形象,却创造了天地万物;道没有情感,却主宰着日月星辰的运行。
大道不自,故能成其大。 道不自我标榜,因此能够成就其伟大。
若人能令心无尘垢,无念无想,即是常清静。 如果人能够使心纯净无杂念,就是达到了真正的清静状态。
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;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 人的精神本应清净,却被杂念扰乱;人心本应宁静,却被欲望牵引。
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;澄其心,而神自清。 经常去除欲望,心自然会安静;净化心灵,精神自然清明。
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;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;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。 能做到这一点的人,向内观察自己的心,心无杂念;向外观察自身,形无执念;远看外物,物无分别。
三者既悟,惟见于空。 当这三方面都明白后,就只看到“空”的境界。
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。 看到“空”,但“空”本身也不存在。
所以达于无无,无无亦无。 因此达到“无”的境界,“无”本身也不再执着。
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 “无”也没有了,便进入一种清澈寂静的状态。
情欲净尽,心如止水。 欲望彻底消除,心境如同平静的水一样。
常清常静,道之所本。 常常保持清净和安宁,是道的根本所在。

三、结语

《清静经》虽然文字不多,但内涵丰富,是道教修行中极为重要的经典之一。它不仅为修行者提供了理论指导,也为世人提供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、远离纷扰的生活方式。在现代社会中,其“清静”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值得深入研读与实践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