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关羽走麦城什么意思】“关羽走麦城”是一个源自《三国演义》的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孤立无援、最终失败的情境。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历史人物的命运,也常被用来比喻人在事业或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、陷入绝境。
一、
“关羽走麦城”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羽传》,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名将关羽在荆州失守后,退守麦城,最终被孙权部下所擒并处死的故事。这一事件不仅是三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,也象征着英雄末路的悲壮结局。
从历史角度看,“走麦城”代表了关羽的失败与悲剧;从文化角度看,它则成为一种象征,寓意着在关键时刻失去支持、陷入绝境的无奈与悲哀。
二、表格:关羽走麦城的背景与含义
项目 | 内容 |
典故来源 | 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羽传》及《三国演义》 |
时间 |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219年) |
人物 | 关羽、刘备、曹操、孙权 |
背景 | 关羽北伐曹魏,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,但因轻敌导致荆州失守 |
经过 | 关羽退守麦城,粮尽援绝,最终被孙权部下擒获并处死 |
含义 | 比喻英雄末路、孤立无援、陷入绝境 |
文化意义 | 成为“失败”“困境”的象征,常用于文学、影视作品中 |
历史影响 | 标志着蜀汉由盛转衰,加速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|
三、结语
“关羽走麦城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。它提醒人们,在面对挑战时,不仅要依靠实力,更要注重策略和谋略。同时,也让人思考:即便是英雄,也可能因一时疏忽而走向失败。这一典故至今仍被广泛引用,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