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感同身受是甚么意思】“感同身受”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他人遭遇的同情和理解。很多人在使用这个词时,并不了解其确切含义,甚至误以为它表示“自己也经历了同样的事情”。实际上,“感同身受”的真正含义与这个误解大相径庭。
一、
“感同身受”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,原意是指虽然没有亲身经历某件事,但内心却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和痛苦。这是一种对他人的深切理解和共情能力。
简单来说,就是“虽未亲历,却能感同身受”。它强调的是情感上的共鸣,而不是实际经历的相同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感同身受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字面意思 | 感受如同亲身经历 |
实际含义 | 虽未亲历,但能深刻理解他人的感受 |
常见用法 | 表达对他人遭遇的同情与理解 |
误用情况 | 有人误认为是“自己也经历了同样的事” |
近义词 | 同情、共情、设身处地 |
反义词 | 置若罔闻、漠不关心 |
三、正确使用场景举例
- “看到他失去亲人,我感到非常难过,真是感同身受。”
- “你工作这么辛苦,我能体会到你的不易,感同身受。”
四、注意事项
1. 避免误用:不要用来描述自己真的经历了同样的事,否则会让人误解。
2. 强调共情:使用时要突出“理解”和“共鸣”,而非“经历”。
3. 适用场合:适合在安慰他人或表达理解时使用。
总之,“感同身受”是一种高情商的表达方式,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理解。学会正确使用这个词,有助于提升沟通的质量与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