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蜉蝣撼大树的下一句是什么】“蜉蝣撼大树”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,常用来比喻力量微弱却妄图挑战强大事物的行为。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《调张籍》一诗,原句为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意思是:蚂蚁想要摇动大树,真是可笑而不自量力。
一、
“蜉蝣撼大树”的下一句是“可笑不自量”。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即使再小的力量,也难以撼动强大的对象,同时也带有讽刺意味,指出行为者缺乏自知之明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蜉蝣撼大树”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人或组织试图以自身有限的能力去挑战权威、强权或不可动摇的现实,结果往往徒劳无功。
二、相关知识表格
词语 | 出处 | 原文句子 | 含义解释 | 现代用法 |
蜉蝣撼大树 | 《调张籍》 | 蜉蝣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 | 比喻弱小力量挑战强大对象 | 形容不自量力、盲目挑战 |
蜉蝣 | 古代文献 | 一种短命昆虫 | 象征短暂、渺小 | 常用于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|
可笑不自量 | 《调张籍》 | 蜉蝣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 | 讽刺对方不知自己能力有限 | 表达对他人行为的嘲讽或批评 |
韩愈 | 唐代文学家 | 字退之,古文运动代表人物 | 以文章犀利、思想深刻著称 | 文学史上重要人物 |
三、延伸理解
虽然“蜉蝣撼大树”常被当作贬义使用,但在某些情境下,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勇气的表现。比如,在面对不公时,哪怕力量微薄,也愿意尝试改变现状。不过,这种行为是否值得提倡,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。
总的来说,“蜉蝣撼大树”不仅是一句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现象,反映了古人对力量与智慧关系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