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托遗响于悲风什么意思】2. 原“托遗响于悲风”什么意思
一、
“托遗响于悲风”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《秋词二首》之一,原句为:“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山明水净夜来霜,数树深红出浅黄。试上高楼清入骨,岂知春色嗾人狂。……托遗响于悲风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将余下的声音寄托在悲凉的风中。
从字面来看,“托”意为寄托,“遗响”指未尽之声或余音,“悲风”则是凄凉的风。整句话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情感或思绪的留恋与寄托,带有浓厚的感伤意味。
此句常用于描写人在孤独、失落或怀念时的情感状态,表现出一种借自然之物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刘禹锡《秋词二首》 |
原文 | “托遗响于悲风” |
字面解释 | 托:寄托;遗响:余音、未尽之声;悲风:凄凉的风 |
意思 | 将未尽的情感或声音寄托在悲凉的风中 |
情感色彩 | 悲凉、哀愁、怀旧 |
使用场景 | 表达孤独、失落、思念等情绪时使用 |
修辞手法 | 借景抒情、象征 |
文化意义 | 展现古人借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的传统 |
三、结语
“托遗响于悲风”虽短短五字,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。它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,也反映了他们在面对人生起伏时,借助自然之物寄托情感的独特方式。这种表达方式在古典文学中十分常见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