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造句道路以目

2025-09-27 10:49:17

问题描述:

造句道路以目希望能解答下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7 10:49:17

造句道路以目】在日常语言学习中,很多学生或初学者在使用“道路以目”这个成语时,常常会感到困惑。因为这个成语的结构和含义并不像其他常见成语那样直观,导致造句时容易出错。本文将对“道路以目”的含义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用法和常见错误,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表达。

一、成语总结

成语名称:道路以目

拼音:dào lù yǐ mù

释义:原意是指人们在路上彼此用眼神交流,后引申为人们不敢公开说话,只能用眼神示意,形容社会风气压抑、言论不自由的状态。

出处:出自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民不与言,道路以目。”

近义词:噤若寒蝉、默不作声、三缄其口

反义词:畅所欲言、直言不讳、敢说敢做

二、用法示例与常见错误对比表

正确用法 错误用法 说明
这个地方的气氛让人感觉道路以目,大家都不敢轻易发表意见。 这个地方的气氛让人感觉道路以目,大家都不敢说话。 “道路以目”强调的是“用眼神交流”,而非“不敢说话”。
在那个年代,人民只能道路以目地表达不满。 在那个年代,人民只能道路以目地表达愤怒。 “道路以目”不能直接接动词“表达”,应理解为“以眼神交流”。
他虽然沉默不语,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道路以目的情绪。 他虽然沉默不语,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道路以目的状态。 “道路以目”是一个整体成语,不能拆解为“状态”或“情绪”。
历史上有很多时期,百姓只能道路以目,不敢发声。 历史上有很多时期,百姓只能道路以目,不敢讲话。 “道路以目”是比喻,不能直接等同于“不敢讲话”。

三、总结

“道路以目”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社会环境压抑、人们无法自由表达观点的情境。正确使用该成语,不仅需要理解其本义,还要注意其语法结构和搭配习惯。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,常见的错误多集中在词语搭配不当、解释过于直白等方面。因此,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,建议结合具体语境,合理运用这一成语,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。

结语:成语的学习不仅是记忆字面意思,更在于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。只有深入理解,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做到得心应手,避免误解和误用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