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鼎力相助是什么意思】“鼎力相助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给予极大帮助和支持的感激之情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,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敬意,通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,表示对对方所做帮助的高度评价。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鼎力相助 |
拼音 | dǐng lì xiāng zhù |
出处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愿举国为内臣,奉守先王宗庙。……愿大王急渡。今独臣有船,汉兵至,无以渡。”(虽未直接出现,但“鼎力”一词常用于形容重大支持) |
含义 | 表示大力帮助、全力支持,多用于感谢他人给予的重大帮助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表达对他人的高度认可与感激 |
近义词 | 全力以赴、鼎足而立、倾囊相助 |
反义词 | 袖手旁观、漠不关心、置之不理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工作合作 | “这次项目能顺利完成,全靠你鼎力相助。” |
朋友帮助 | “我遇到困难时,他鼎力相助,让我非常感动。” |
商务合作 | “贵公司鼎力相助,使我们成功开拓了新市场。” |
学术研究 | “导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鼎力相助。” |
三、文化背景
“鼎”在中国古代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,常用于祭祀和重要仪式。“力”则代表力量和能力。因此,“鼎力相助”不仅表达了“全力以赴”的意思,还带有一种尊重和崇敬的意味,体现出中华文化中对“助人”这一行为的高度重视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语气庄重:不宜用于日常口语交流,更适合书面或正式场合。
- 对象明确:适用于对他人帮助的肯定,不可滥用。
- 搭配得当:通常与“感谢”、“支持”等词连用,增强表达效果。
五、总结
“鼎力相助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强调的是对他人重大帮助的感激与认可。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,更是一种对善意与支持的尊重。在适当的情境下使用,可以提升沟通的层次与情感的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