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国演义后来谁成就大一统】《三国演义》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,讲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历史故事。书中描绘了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的局面,但最终并没有由这三国中的任何一个直接完成统一。真正实现大一统的是西晋王朝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的结尾,司马氏家族通过权谋和军事手段逐步掌控了曹魏政权,并最终取代了曹魏,建立了晋朝,实现了全国的统一。因此,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“三国演义后来谁成就大一统”这一问题的答案是:西晋。
总结:
《三国演义》虽然以三国争霸为主线,但真正的统一者并非三国中任何一个国家,而是后来的西晋。司马炎(晋武帝)继承父亲司马昭的基业,最终灭掉吴国,结束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分裂局面,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。
三国与统一政权对比表
国家/政权 | 建立时间 | 统一情况 | 最终结局 | 实现大一统的政权 |
魏 | 220年 | 控制中原地区 | 被司马氏取代 | 西晋 |
蜀 | 221年 | 控制益州等地 | 被魏所灭 | 西晋 |
吴 | 222年 | 控制江东地区 | 被晋所灭 | 西晋 |
西晋 | 266年 | 完成统一 | 短暂统一后内乱 | — |
综上所述,《三国演义》中虽然充满了英雄豪杰的争斗,但真正实现大一统的是西晋王朝,而非三国中的任何一方。这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复杂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