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清仁宗爱新觉罗 middot 颙琰个人简介】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,即嘉庆帝,是清朝的第七位皇帝,也是乾隆帝的第十五子。他在位期间(1796年—1820年),正值清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。虽然他继承了乾隆时期的庞大帝国,但面对内忧外患,未能有效扭转国势下滑的趋势。以下是对嘉庆帝生平的简要总结,并附有详细资料表格。
一、个人简介总结
嘉庆帝生于1760年,原名永琰,后改名为颙琰。他自幼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,性格沉稳,重视礼制。在乾隆帝禅位后,他于1796年正式即位,年号“嘉庆”。在位期间,他试图整顿吏治、抑制腐败,但因皇权受到限制,加之社会矛盾加剧,改革成效有限。嘉庆帝在位25年,于1820年去世,享年61岁,庙号“仁宗”,葬于昌陵。
二、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个人资料表
项目 | 内容 |
全名 | 爱新觉罗·颙琰 |
民族 | 满族 |
出生日期 | 1760年11月19日(乾隆二十五年) |
在位时间 | 1796年—1820年(共25年) |
年号 | 嘉庆 |
庙号 | 仁宗 |
谥号 | 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|
陵墓 | 昌陵(河北易县) |
父亲 | 乾隆帝弘历 |
母亲 | 魏佳氏(淑嘉皇贵妃) |
嫡妻 | 皇后钮祜禄氏 |
子女 | 有五子四女,其中道光帝为长子 |
主要政绩 | 整顿吏治、打击贪腐、镇压白莲教起义等 |
历史评价 | 励精图治却难挽颓势,承袭盛世却面临危机 |
三、结语
嘉庆帝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皇帝,在清朝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他的统治虽未能挽救国家的衰落,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传统治理方式的坚持与尝试。其个人经历和执政风格,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。